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

珠璣古巷尋根源@南雄

上次回憶了「勇攀丹霞山」的有趣經歷,下山後繼續往東北方向走,車程不用2小時便來到臨近江西省的粵北小城南雄,再往北走10公里左右,就是著名的「入嶺之驛」珠璣古巷。



所謂「珠璣古巷」,並非一條冷巷這麼簡單,否則也不用大費周章長途跋涉坐車來遊逛。翻看這本旅行老照片簿,當中有一張微微發黃、站在鵝卵石鋪砌而成的鄉村小街拍下的照片,還可見兩旁古老樸實的瓦頂磚舍,就如小時候回鄉探親時住過的那種古老村屋,甚具雲南麗江或山西平遙古城的風範。珠璣古巷的歷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,據《直隸南雄州志》載:「周末越人徙此。」可見當地最早的「移民」可能是南遷而來的越人。後歷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原大亂,南來尋找安穩居所的中原人陸續增多。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(公元8世紀初),嶺南名相張九齡開鑿梅關驛道,其後南遷的中原人更多,珠璣巷很快就成為這條古驛道上的一個商業重鎮。至於珠璣巷名稱,相信是源自公元9世紀初唐敬宗在位時,珠璣巷有族人張興七世同居家庭和睦,獲唐敬宗賞賜珠璣絳環而得名,珠璣巷也因此又稱「敬宗巷」。

到了11至13世紀,中原先後飽歷金人及蒙古鐵騎蹂躪,大批移民隨宋室不斷南遷避戰亂,大部分都是經梅關驛道翻越大庾嶺,聚居於珠璣巷一帶,並開荒墾田定居下來。據考證,南北走向的珠璣巷發展到了元明、清初的高峰期,人口已逾千戶,聚居了約160多個姓氏族群,南來北往的達官貴人、富豪商賈及文人墨客更是絡繹不絕。明神宗萬曆年間(公元16世紀末)廣東新會進士黃公輔《過沙水珠璣村》一詩有謂:「長亭去路是珠璣,此日觀風感黍離;編戶村中人集處,摩肩道上馬交馳。」清宣宗道光年間(公元19世紀中葉)楊廷桂在《南還日記》中亦有這樣描寫珠璣巷的情景:「途中行旅如蟻,擠擁甚於觀劇。」可以想像當年這條鵝卵石大街,曾幾何時是五戶一樓、十戶一閣,兩旁的酒肆客棧鱗次櫛比的「古代彌敦道」。

清末以後,由於現代鐵路及公道陸續落成,連接粵省與外地的交通日益發達,珠璣巷作為扼守南北商業交通要道的角色逐漸消褪,居民亦陸續南遷珠三角一帶甚至赴海外發展,這條古巷又變成現今的寧靜小村落。站在大街上,除了進出古巷的宏偉城樓外,似乎已很難再感受到古驛站昔日商旅馬車往來的熱鬧盛況,大街兩旁餘下的就只有老村民擺出來曬晾的臘鴨、臘腸和鹹魚等土產。此外,在珠璣巷最有趣的「玩意」,就是隨找屬於自己姓氏的宗祠。珠璣巷現時還保存了幾十間宗祠,當中包羅了大部分廣東人的氏族,「陳李張黃何、歐周龍馬麥、史廖林白蔡」雲集,部分宗祠除了擺放祖先神位外,本身也是一間氏族歷史展覽館,祠內除了展示古時的家具陳設、庭院弄堂外,還陳列了恍如《清明上河圖》般的詳細《族譜》,供外地回來尋根的廣東人翻查細閱,極具歷史價值。也由於要挨家續戶去「串門子」,當年在珠璣巷雖然只是簡單一逛,但晃眼間穿梭古今,也花了大半天…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