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

西北綠野追蹤@鄧氏宗祠


不論中西,一向對古老的建築都情有獨鍾。今次來到屏山,一定要看看著名的鄧氏宗祠。這座全港現今保存最完好且最具規模的中國傳統祠堂,就成為今次行程的第8站。



鄧氏宗祠座落於坑尾村,又名「友恭堂」,據稱已有700多年歷史,比上璋圍的聚星樓,歷史還要悠久,是昔日屏山鄉一帶的鄉公所兼議事廳。祠堂是由鄧氏五世祖鄧馮遜興建,屬傳統中國三進兩院式、坐北向南的宏偉建築,是香港同類古建築的表表者。正門先來一幅公整的對聯﹕「南陽承世澤,東漢啟勳名」。上厥說的是鄧氏發源於南陽,下厥則是講扶助東漢光武帝光復漢室的鄧禹,紀念這位鄧氏先祖的豐功偉績。



再往內走,三進大廳上的樑架雕刻非常精美,仍完好保存了昔日農村的動植物和吉祥圖案雕花,屋脊則飾有石灣鰲魚和麒麟等吉祥物。後進祖龕則供奉鄧族先祖的靈位。宗祠現時仍用作屏山鄧族祭祖、節日慶祝及舉行各種宗教祭祀儀式的會堂。

鄧氏宗祠本來規模較小,到了清朝高宗乾隆十六年(1751年)曾作大修,以表揚祖先在錦田屏山一帶開荒的功績。至清末德宗光緒二十年(1894年)中日甲午戰爭後,清廷追封壯烈殉國的廣東軍官鄧世昌為「從一品」官,並賜鄧氏黃金巨匾「教子有方」,撥白銀10萬兩以示撫恤。族人於是斥巨資大規模重新修葺宗祠,以紀念一門忠烈光宗耀祖,宗祠遂建成現今的規模。經歷百年,到了1990年代,港府再斥資重修鄧氏宗祠,並列為法定古蹟。(待續)



後記﹕離開鄧氏宗祠,已是黃昏日落時份。由正門往外望,正正見到「鹹蛋黃」就在眼前,好靚……與古老的祠堂結合為一,彷彿將時光都凝聚了,你有同感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